聖安東尼奧的河水逆流而上。
阿根廷妖刀利刃出鞘,飄逸的長發,從人群中閃過。法國小跑車引擎再次啟動,籃下陀螺飛舞,巨人們也隻能歎息與追回。大笑的石佛被請回賽場,紮實的腳步與打板拋投,宛若無鋒巨劍,斬斷一切阻礙。
混身腱子肉的海軍上將與初代惡棍鮑文,在彩帶中,限時返場。波波維奇老爺子這回真的退休了,76歲,年近耄耋,執掌聖安東尼奧馬刺隊29個春秋,一眨眼,鄧肯已經退役了十年,GDP全體謝幕,也過去了五年,他們的掌舵人也在今天離開教練席,漫長的相守與漫長的告別。
格雷格.波波維奇其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冷戰老古董”了。他的名字有著濃厚的東歐色彩,因為他身上有著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的血統,1949年1月28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標準的東歐移民後代。
他的教育經曆,有著濃厚的冷戰時代背景,他大學就讀於美國空軍學院,主修蘇聯研究,一度立誌成為一名cia特工,與克格勃一較高下。但世間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一些陽差陽錯,波波維奇沒有成為第二個喬治.凱南,卻與籃球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0年波波維奇從空軍學院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在空軍服役三年,從事後勤與情報相關的工作。得益於大學期間出色的籃球賽場表現,在服役時期,他也經常代表部隊的籃球隊參加比賽,其中不乏軍人運動會中,蘇聯代表隊交手的案例,波波維奇從此時開始進行戰術層麵的思考,並且在賽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由此可見,莫斯科中央陸軍、八一隊這樣的軍中體育勁旅,不隻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專利。
1973年,波波維奇返回空軍學院,走上籃球助教崗位,從這裏開啟了教練生涯。在空軍學院執教期間,波波維奇負責球員訓練、戰術分析和招募工作。他展現出對細節的極致關注,例如研究對手錄像和設計防守策略。他還兼任學院的體育指導員,教授領導力和團隊合作課程,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將軍事紀律融入籃球的理念。這也是為什麽馬刺隊向來以團隊配合與紀律著稱的原因之一。
1979年,波波維奇離開空軍學院,前往丹佛大學攻讀體育管理和運動科學碩士,在此期間,他接受了加州波莫納-匹澤學院的邀請,擔任男子籃球隊主教練。這是一所小型文理學院,屬於美國大學賽事體係NCAA第三級別。在波莫納,他首次獨立執教,負責球隊的全部事務,包括訓練、戰術、招募和球員管理。由於資源有限,他需要身兼數職,甚至親自開車送球員去比賽,這裏一待就是9年。
1986年,波波維奇利用休假時間,自費前往堪薩斯大學,擔任後來NBA名帥拉裏·布朗的誌願助理教練(無薪)。布朗當時執教堪薩斯大學籃球隊,波波維奇通過這一機會深入學習職業級別的教練方法。他參與戰術設計、球員訓練和比賽準備,積累了寶貴經驗。拉裏.布朗對他的勤奮和洞察力印象深刻,這為波波維奇進入NBA鋪平了道路。兩年後,拉裏.布朗受聘為馬刺主帥的時候,邀請波波維奇來馬刺擔任助理教練,從此,波波維奇開始在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打上深深的個人烙印。
1994年,波波維奇升任馬刺隊總經理,1996年,成為主教練,29年的執教生涯就此開啟。接下來就是一段榮譽等身的傳奇佳話:5個NBA總冠軍,3個NBA最佳教練,連續22年率隊打進季後賽,整個NBA生涯取得1536場執教勝利,位列曆史第一。
比較有意思的是,馬刺是NBA球隊中多元化與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球隊,吉諾比利是阿根廷人,托尼帕克是法國人,鄧肯出生於維爾京群島,除此之外,看過14年總決賽的朋友,對巴西擎天柱、意大利高射炮與法國魔術師,一定也不會陌生,這得益於波波維奇在空軍學院期間所修的國際關係與情報學,讓他能夠麵對不同國籍球員之時,可以得心應手的交流,並且灌輸嚴明的紀律與整齊劃一的戰術。
當然,他也從來不是老古板,因材施教也是手到擒來,對待吉諾比利這樣極具個性的球員,他同樣會給予自由度與包容度,阿根廷妖刀也不負所望,“絕境妖刀斬亂魔”的傳說,就是這位阿根廷人對恩師最好的報答。
聊一聊老爺子在2019年的那些爭議話題吧,我之前一直以為,他是由於軍方背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各為其主,說了一些冒犯草莓在线看视频的話,直到剛才,我查詢了一下采訪原文,可以肯定地說,他並未對相關政治立場問題直接表態,也未提及我國任何,原文如下,感興趣的,自行翻譯吧:
“Adam is a very progressive leader. We all remember how he handled the situation with the former owner of the Clippers, which made everybody proud because it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was walking the streets in New York City during the Gay Pride parade. I turned around and here comes a float, and Adam is standing on a float with a big sign in support of LGBTQ. And I felt great again, just like I did with the Clipper deal. He came out strongly for freedom of speech. I felt great again. He’s been a heck of a leader in that respect and very courageous. Then you compare it to what we’ve had to live through the past three years, it’s a big difference. A big gap there, leadership-wise and courage-wise. It wasn’t easy for him to say. He said that in an environment fraught with possible economic peril. But he sided with the principles that we all hold dearly, or most of us did until the last three years, so I’m thrilled with what he said.”(有讚揚nba總裁亞當.肖華,暗諷特朗普之意)
就在這場風波的同一年吧,波波維奇還和馬刺隊一起,接納了到訪的50多位來自甘肅的孩子,親自上陣安排訓練課和觀看比賽,就怎麽說吧,我還是不太相信他是一個對咱們惡意很大的人,畢竟做了什麽,都還是看得到的。更重要的是,央視體育頻道後來也複播了NBA,各大正規視頻網站,波波老爺子和馬刺隊,從來都不是被404被打碼的那個,這足以說明沒啥問題了,珍惜珍惜還能看到的東西吧。
76歲的波波維奇回首往事,腦海中或許會浮現47歲那年,意氣風發的自己。人生若如初相見,發黃的籃球雜誌上,還能找到一則笑話:2030年,波波維奇,依舊帶著得意弟子GDP組合首發。有些東西,總以為還會持續很久,告別遙遙無期,直到別離之時,才會發現,童話可以很久遠,現實卻是如此短暫。
從主教練崗位上退下的波波維奇,還會作為總經理出現在幕後,時不時還可以在新聞中看到他的名字。我自己嘛,總還是想騰出時間看看比賽,偶爾像今天這樣,寫一些煽情文字。說個願望吧,希望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能有比賽可以看,我也還願意看,願意為了一些熟悉過的名字,胡亂寫些什麽。
最後祝願這個走過冷戰時代的“活化石”退休愉快吧,故事從一個巨人開始,到一個年輕的巨人,結束。
本文標簽: 布朗 鄧肯 NBA 馬刺隊 女裁判 籃球教練 格雷格·波波維奇